咨询白癜风 http://www.kstejiao.com/m/“五十肩”临床上又称肩周炎、冷冻肩、粘连性肩关节炎,因其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故又被称为“五十肩”。是不是50岁左右的人肩膀痛都是“五十肩”?“五十肩”能不能被治疗好?怎样才能预防“五十肩”?
“五十肩”是不是肩周炎?为什么五十岁左右的人容易得“五十肩”?
肩周炎的全称是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因为肩周炎在50岁左右的人群发病率高,所以一般也将肩周炎称为“五十肩”,且由于发病以后肩膀活动受限,像凝固或者冻结起来一样,所以也被称为“凝肩”、“冻结肩”。
肩周炎的发生跟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颈肩部的关节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更年期后内分泌的变化等等;外因包括生活习惯、工作习惯、肩关节损伤、不良姿势等等。
内因和外因正好在50岁前后出现累加效应,反映在肩关节上就是出现肩周炎,也就是“五十肩”。肩周炎在总人群的发病率为2%-5%,多发于40-60岁的人群。肩周炎可以自行痊愈,所以过了发病高峰年龄后,发病率又呈下降趋势。
为什么60岁人群肩痛的患病率高达60%?
60岁人群肩部的发病率远远大于其他人群,这是因为大部分肩痛都不是肩周炎。
肩痛的原因可以分为肩部疾病和非肩部疾病。肩部疾病最多见的是肩袖损伤,其次是肩峰撞击综合征,这两种疾病占肩痛的60%左右。肩周炎在肩痛患者中约占15%-20%。
肩部以外的疾病以颈椎病最常见,颈椎病会引起肩臂疼痛,特别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还会伴有手指麻木。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肩痛原因,比如胆囊炎、心绞痛、肺尖部肿瘤等等也会引起肩部疼痛。
所以当肩部出现疼痛时,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肩周炎,医院查一查。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得了“五十肩”?
首先,左右肩周疼痛出现在50岁左右,疼痛是缓慢发展的。
其次,疼痛为酸胀性质,会伴有发凉、发麻,夜间、劳累、受凉会加重疼痛,有肩关节活动障碍。
最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等软组织有压痛,有时还可以触摸到条索样或者团块样的紧张带或粘连带,肩关节的X片没有异常。
出现这些表现,基本可以诊断是“五十肩”了。“五十肩”还有个特点,就是“女多于男,右多于左”,也就是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发病多于左肩,体力劳动者多见。
“五十肩”能否自愈?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几乎可以将手送到手臂长度所及的大部分地方,之所以活动范围这么广,是因为肩关节的关节盂,也就是关节的“窝”很小,这使得关节能做大幅度的运动。但是这样一来,关节的稳定性会变差,所以肩关节周围有很多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将它层层包裹起来,像袖子包着手臂一样,这被称为“肩袖”。
肩关节周围炎的实质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这些软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以粘连为主的,随着患者肩关节的主动运动,粘连慢慢松解开,肩周炎就痊愈了。
所以,肩周炎自愈的前提条件是肩关节的主动运动。
“甩手”运动能否治疗和缓解肩周炎疼痛?
不能,肩痛患者千万不能甩手。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粘连以后,进行运动通常会带来症状的舒缓,甩手这个动作同样可以带来症状舒缓的感觉,但是甩手本身存在风险,即拉伤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形成肩袖损伤,可谓“甩手一时爽,过后痛难忍”。
肩部疼痛怎么科学锻炼?
1.肩关节松解运动应该舒缓,不要暴力;
2.在做运动的时候,肩部的肌肉应该是紧张的,而不是松驰的;
3.运动完成后,应该进行肌肉的放松,也就是肩部的拉伸;
4.锻炼后感觉舒适,说明锻炼方法正确,运动量适当,反之,如果锻炼后感觉肩部不适,甚至疼痛,说明锻炼方法不当,或者运动过量。
另外,肩关节的运动,应该兼顾肩关节可动范围内的必要动作,比如上举、背伸、内收等等。肩周炎的患者,在劳累、受凉时症状可能会加重,这是慢性炎症的常见反应,不一定是锻炼的问题,注意保暖即可。
什么是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不是肩膀撞上了什么东西,而是肩关节自己撞自己。
这跟肩关节的解剖有关系。肩峰指的是肩关节上方的一个骨性的突起,它是从肩胛骨延伸而来,覆盖在肱骨头的上方,保护住冈上肌的肌腱。随着年龄增长,肩峰逐渐退变,人体骨头退变就会形成骨赘,肩峰形成骨赘以后,跟肱骨头之间的间隙就变小了,当抬手的时候,肩峰就会和肱骨头撞击在一起。这一撞击,就会伤到它一心保护的冈上肌腱。
早期的时候,冈上肌腱会渗出、水肿,随着时间推移,它会慢慢变厚、变硬。如果没有有效治疗,最终冈上肌腱会在两个骨头的撞击下断裂。肩峰撞击综合征早期的时候会出现冈上肌腱的损伤,可以算是肩袖损伤,因为冈上肌也是肩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肩袖损伤还包括了其他部分,比如冈下肌、肩胛下肌、肱二头肌肌腱、喙肱韧带等等的损伤。
肩袖损伤一般是因为肩关节受到意外的外力作用,在不防备的情况下被拉伤了。肩袖损伤的治疗跟肩周炎是相反的,要减少活动,积极消除水肿。如果像肩周炎一样去活动,病情会进一步加重。
(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