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敬广东好医生文胜坚守初心扎根基层为民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年,为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引领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以更大勇气和魄力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坚实健康保障,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省中医药局、南方日报社、省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等联合开展第六届寻找“广东好医生、广东好护士”活动。

经过推荐、评审,一共有15人获评广东好医生,5人获评广东好护士。他们中既有冲锋在核酸采样和医疗救治一线的医生、护士,也有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智慧防控的疾控专家;既有守护一方水土的乡村健康守门人,有大医精诚的中医,也有见义勇为的勇士。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优良的优秀卫生健康工作者的事迹,大力弘扬“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这20名医务人员。广东卫生在线推出专题报道,每天分享他们的故事,传递榜样的力量。

“文医生,我好难受,喝水都吐。”80岁的食道癌患者痛苦地呻吟,他在外院治疗时失去了手术的机会,现在因为无法进食变得消瘦、虚弱。

“老人家,您别急,我给您看看。”韶关市乳医院副院长文胜轻声安抚。他认真观察老人的神色变化,细细把过脉后,决定给予针灸治疗。刚扎上针,患者顿感神清气顺,呕吐也消失了。文胜又开出5剂中药,嘱咐患者按时服用。几天后,患者脸色明显好转,露出久违的笑容,频频致谢。

从医16年,一根银针、一壮艾灸、一把中药是文胜救死扶伤的法宝。更重要的是,这位中医专家是在帮扶基层期间结缘瑶乡,毅然放弃珠三角的丰厚待遇,带着全家从东莞搬到乳源,扎根粤北山区,成了基层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从珠三角转战粤北山区

“有您在,我们就放心了。”一位中风患者的家属欣喜不已,她特地打听到文胜的办公室,只为亲眼确认这位口口相传的好医生是否真的留在乳源。

这曾是很多人的期盼。

年6月,文胜被派到乳源开始为期9个月的帮扶坐诊。这里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群众看病就医困难。为此,他对每一位病人都认真细致,从检查到治疗都十分用心。有时患者或家属情绪激动,他也耐心十足,三言两语就能缓和气氛。碰到远道而来的患者,他还会跟其他科室沟通,尽量当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减轻患者的负担。

“这里麻不麻?有没有痛感?”他半蹲着,双眼微凝,准确为一位患者脚部施针,并根据后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这边扎好针,他又转身为另一名患者熏艾,边操作边向当地医生讲解。说是坐诊,文胜几乎没有时间坐下,因为要在治疗室和诊室间来回跑,
  

“产品做坏了可以重做,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文胜说,医生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更要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留在乳源后,他不断开展新技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以“先中后西,中西并重”的治疗原则,积极开展穴位贴敷、针灸、艾灸等传统中医特色疗法,医院开展掀针、皮内针、毫刃针、火针、头针、舌针、督脉灸等20项新技术。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文胜决定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他在全院推行“传帮带”模式教学。从培训年轻医师开始,每周一次业务大查房,每两周一次专业知识讲座,教学内容涵盖规章制度到中医科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让年轻医师快速掌握新的知识,接受新的理念,在诊疗过程中也更主动使用先进技术为患者服务。

随后,文胜又趁热打铁,决心助力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年轻的基层中医师。年起,医院“文胜名医工作室”为平台,面向基层卫生院开展为期3年的中医师培养工作,期满后进行出师考核,确保跟师人员回到镇卫生院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解决偏远乡镇瑶乡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同时,文胜不断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深入乳源瑶乡为贫困群众提供免费诊疗服务,提高基层百姓对高血压、糖尿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认识及预防意识。他还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即便穿着严密的防护服戴着口罩,还是有很多患者认出他,亲切地叫着“文医生”。

每一次性命相托,他都全力以赴。每一次健康所系,他都竭尽全力。不久前,第六届寻找“广东好医生”活动结果公布,文胜成为韶关唯一获此荣誉的医生,他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崇高褒奖。

“‘广东好医生’是一项很高的荣誉,结果出来的时候有点意外,也很欣喜。今后,我必当不负期望,全力守护乳源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乳源中医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文胜说。

作者

程橙

编辑

程橙任君飞责编

张秀丽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