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在日常生活中,上了年纪的人常因肩关节疼痛不适,抬不起肩膀而感到痛苦。有的人当肩抬到一定角度就出现明显疼痛,手臂不能举过头顶。疼痛严重时,甚至止痛药也不管用,睡觉时常被痛醒,手不知怎样放才好,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时间长了,肩部肌肉出现萎缩,肩关节发生僵硬,肩关节活动受限越来越明显,连基本的日常生活,包括穿衣、梳头、提物都不行,有的人还因为疼痛难忍而造成严重的精神负担。
通常很多人会认为肩膀疼,活动受限抬不起来就是肩周炎。真有这么多肩周炎吗?
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顾明称,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肩膀疼痛,不能简单地把肩痛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同于肩周炎。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肩部疾病的病因、解剖结构和发病机制认识不足,让肩周炎成了很多肩部疾病的“替罪羊”,诊断延误导致肩关节僵硬,给治疗增加了困难。
其实“肩周炎”(粘连性关节囊炎)的临床发病率仅占肩痛的10%左右。随着科学技术和诊断方法的飞速发展,发现肩关节病变中发病率最高的其实是肩袖损伤,占17%-41%。其次,是肩峰撞击征和肩关节不稳。
一招判断 是否患上肩周炎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大家判断是否为肩周炎。双上肢自然下垂,手掌向前,弯曲肘关节到90°,以肘关节为轴两个手同时向外旋转,如果一侧旋转范围明显受限,则需要警惕肩周炎了。
怎样预防肩周炎?
1.保持良好姿势:现代生活常需长期伏案,双肩长期高度紧张易导致慢性劳损,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整正确姿势。
2.养成活动的习惯:工作40-45分钟后,注意适当活动肩关节。
3.避免肩部外伤。
大部分肩痛都是肩袖损伤
肩袖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控制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
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袖的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
肩袖损伤的症状与肩峰撞击征相似,以疼痛为主,外展上举60-度范围时疼痛加重,患侧卧位时疼痛加重影响睡眠。肩袖损伤同时还伴有上举无力,主动活动范围受限。目前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有蜕变、撞击和创伤。慢性肩袖损伤多由肩关节蜕变所致,与年龄有关。撞击与肩关节本身的诸多解剖特点有关,当反复过度活动时就会产生慢性磨损撞击,导致肩袖损伤。创伤也是肩袖损伤的常见原因,急性肩袖损伤多有明确外伤史,临床常见于青壮年。
50-60岁更容易患肩周炎
肩周炎,还有一个普通人不太熟悉的名字,叫做“冻结肩”。病如其名,冻结肩是一种可以引起肩部疼痛以及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疾病,肩关节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范围均受限。
冻结肩发病率为2%-5%,在50-60岁人群中常见,但极少发生在40岁之前,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冻结肩通常只发生在一侧肩部,并呈自限性特点,但是自然病程可达2-3年甚至持续更长时间。部分病人也可见双肩先后受累的情况。正如疾病的名称,除了引起肩部疼痛,因肩关节活动受限呈冻结状态,致使穿衣、梳头甚至便后擦手纸等动作均感困难。
典型的冻结肩往往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持续2-9个月,表现为弥漫、严重、影响活动的肩部疼痛,症状在夜间更明显,在这一阶段肩部症状日益加重。
第二阶段:可持续4-12个月,这一阶段肩部变得僵硬且活动受限,但在这一阶段肩痛症状逐渐减轻。
第三阶段:持续5-24个月,在这一阶段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恢复。
肩病要与骨质疏松同时治疗
顾明指出,遇到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时不能想当然,以肩周炎轻率地下结论,贻误病情与治疗时机,应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如果症状不严重,可先行保守治疗,包括局部封闭、理疗、康复锻炼、药物治疗等。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此外,骨质疏松也是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往往骨病患者或多或少合并存在骨质疏松情况。日本著名内分泌科专家藤男拓男曾指出:“人类和一切陆栖动物一样,将终生受缺钙的威胁。”钙的大量丢失或吸收不良造成的缺钙是产生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目前全世界至少有2亿多人患上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在治疗肩部疾病的同时要进行骨质疏松疾病的治疗,才会取得理想疗效。
肩袖损伤能保守治疗吗?
肩袖撕裂者一般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确实不愿意手术或者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进行手术者,必须给予肩肘吊带悬吊制动,休息2-3周,同时局部施以物理疗法,以消除肿胀及止痛,适当进行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盲目的治疗只会拖延病情,甚至会加重损伤。
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来说,目前,关节镜技术因手术切口美观、创伤小、视野清晰、恢复快等特点而迅速得到发展,术后经合理的康复锻炼,能恢复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但病情贻误,骨质存在大的缺损、关节破坏严重者需开放手术,有的甚至要更换人工关节才能部分解决肩关节问题,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什么是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又称疼痛弧综合征,多发于中老年人。此处的撞击并非指外伤撞击,而是指肩关节上举、外展活动中,关节内结构与喙肩弓反复摩擦、撞击而产生的一种慢性肩部疼痛综合征。主要症状以肩周围疼痛、夜间痛、肩抬不起、手无法举过头为主要表现。它既和肩峰本身的形状又和肩峰退化骨质增生有关。
肩峰分为钩型、曲线型、扁平型,其中钩型肩峰最易导致肩袖损伤。
肩外展上举到某一角度或位置时产生疼痛,从而畏惧某种方向的活动。当肩峰下形成骨赘、滑囊发生炎症、肩袖损伤等情况时,肩外展上举时,肩峰与肩袖间隙进一步缩小产生撞击,即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引起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①反复的肩上举活动如游泳、举重、打网球、投掷运动;②肩部结构改变,如骨赘形成、韧带增厚;③肩袖损伤后出血水肿、滑囊充血发炎等。
肩峰局部骨折增生、骨刺形成、肩峰下滑囊组织肥厚,摩擦撞击肩袖,进一步导致炎症、肩袖损伤。如不及时治疗,症状出现恶性循环,肩痛及活动受限会越发明显,严重影响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