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肩周炎?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
二、肩周炎的发病原因:
肩部原因:
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性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
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等。
肩外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引发的肩部牵扯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三、肩周炎的表现
a、肩部疼痛
/p>
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
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的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b、肩关节活动受限
/p>
肩关节向各个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由于长期废用而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到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究成屈肘动作。
c、怕冷
/p>
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d、压痛
/p>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e、肌肉痉挛与萎缩
/p>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李,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
四、肩周炎的治疗
及时地行功能锻炼和康复后保健。在治疗过程中及以后的康复治疗中,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目的是为了加强肩关节周围组织,保护肩关节的力量,消除肩关节肌肉疲劳。
但是这种功能锻炼以不加重患者疼病为前提,一般主张治疗与功能般炼同时进行。
避免并发症,配合正确的功能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