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脑梗偏瘫后,肩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发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831/4688851.html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良肢位摆放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偏瘫后的肢体常常感觉疼痛?为什么肌张力会高?为什么肢体会浮肿?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肩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症是中风后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3者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多发生在卒中后3个月内,被认为是偏瘫肩痛的主要原因。指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并使手功能受限因疼痛较重并发挛缩成为康复的阻碍因子。

肩手综合征临床分期:

第Ⅰ期:手部水肿,迅速是ROM活动受限,水肿主要在手的背面。

第Ⅱ期:疼痛加重,自发性疼痛是此期的特点,水肿可减轻,手部皮肤肌肉明显萎缩;

第Ⅲ期:后遗症期,水肿完全消失,疼痛也完全消失,但未经治疗的手活动能力永久丧失,成固有的畸形,腕屈曲尺偏掌骨背侧隆起,前臂外旋受限,远端及近端之间关节固定于轻度屈曲为,活动范围很小。

肌肉松弛与肩关节半脱位

在迟缓性瘫痪期,患者肌肉张力降低,肩部缺少肌肉的支撑,抵抗不了手臂重量的引力作用而过度牵拉肩关节囊、喙肱韧带、和周围软组织,刺激这些部位丰富的神经感受器而引起肩痛。

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凹陷;康复治疗应在早期加以保护、预防和良好的摆放姿势,诱发肩部周围肌张力和力量训练为主。

肩胛骨肱骨运动规律的丧失

肩关节外展时伴有肩胛骨旋转的节律性变化,当肩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以前,肩胛骨是不旋转的,称为静止期;

在此后肩胛开始旋转,每外展15°,肩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两者比例为2:1;当外展至90°以上,每外展15°,肩关节转5°,肩胛骨转10°,两者比例为1:2;正常肩胛胸壁有60°活动范围,肩肱关节有°活动范围,如肩胛骨固定,上臂只能抬起90°,被动抬起°;因此在被动活动患侧肩关节时辅助肩胛骨和肱骨头同时旋转是很有必要的。

肩袖损伤

当肩关节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重复的挤压会使冈上肌肌腱、肩峰下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与囊上部损坏或发炎。

久而久之,这种重复的挤压会导致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情况,即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粘连性关节囊炎

偏瘫患者可因制动、炎症、慢性损伤、废用性肌萎缩,挛缩或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而形成粘连性关节囊炎,这也是肩痛的一个潜在因素。

肌痉挛

研究显示,肩痛与肩周围肌肉痉挛呈正相关。肩胛带肌痉挛尤其是肩胛下肌痉挛使肱骨内收内旋,因此肌肉的牵拉可能导致肌腱附着点疼痛。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态发生改变,复合关节表面软骨以及周围软组织也在退变,表现为肩袖变薄,磨损、以及钙盐在肌腱中沉积,肩峰下滑囊滑液增多和肩锁关节骨赘形成从而产生自发性疼痛。

脑卒中后肩痛总结

肩胛骨稳定性是确保肩关节正常运动的前提,也是上肢功能得到充分实现的基础。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通常肩胛骨存在动力障碍,肩胛骨动力障碍可诱发或加重患者的肩痛症状,影响患者上肢功能。肩胛骨的稳定性主要依靠肩胛骨周围肌肉(斜方肌、前锯肌、肩胛提肌、菱形肌、胸小肌等)的协同作用,肩胛骨周围肌肉功能障碍会导致肩胛骨动力障碍的发生。

研究表明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可增加肩胛骨周围力量减弱的肌肉(如前锯肌、菱形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等)的力量并牵伸肩胛骨周围痉挛的肌肉(如胸小肌、肩胛提肌、上斜方肌等)来达到改善肩胛骨周围肌肉的肌力及肌张力不均衡状态的目的,进而使肩胛骨正常的运动模式得以重建,有利于患者肩痛症状的缓解及上肢功能的恢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