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为什么大部分中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师训练后,腿脚都能走路了,但手动起来还是不太利索呢?这是什么原因啊!”
在临床中,脑卒中(俗称中风)后往往会引起偏瘫,而一侧的上肢和下肢瘫痪的严重程度还不一样,大多数情况是上肢比较严重,下肢则较轻;在康复过程中,也是上肢恢复得慢,下肢恢复相对较快,往往是下肢可以走路了,上肢(尤其是手)还不见明显恢复。原因呢,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脑血管的解剖原理
从中风的血管解剖分析,不管是缺血性中风(脑梗死),还是出血性中风“脑出血”来讲,其病变部位大多分布在大脑半球的“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大脑中动脉的供血几乎囊括了额叶、顶叶及半球深部的基底节区,即运动皮层、感觉皮层及其它们的传导纤维所在区域,故大脑中动脉系统的中风病变容易造成对侧肢体的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但是,支配下肢的运动和感觉皮层及它们的一部分传导纤维比较靠近大脑的中线,此区域同时还接受了“大脑前动脉”的供血,故大脑中动脉系统的中风对下肢影响较小。即使是“颈内动脉”闭塞,同时造成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同时缺血,大脑前动脉也会通过前交通动脉从对侧血管得到血液供应,故下肢瘫痪也会相对较轻。
通俗简言之:支配下肢运动和感觉的脑组织,能够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这部分脑组织生存机会较大。
二、神经功能的解剖原理
从神经功能解剖分析:人类逐渐复杂的劳动使得支配上肢的神经中枢越来越发达,神经细胞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在大脑的神经功能解剖上,支配上肢功能的区域比下肢区域要广,损伤的机会也越大。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精密仪器损坏的维修,往往比一般工具的维修要麻烦得多。
三、人类进化理论
下肢在进化过程中处于负重状态,还有与下肢有关的部分肌肉是双侧支配,而上肢是单侧支配;长期以来,上肢肌肉细小,多做精细运动,而下肢肌肉粗大,多做粗大运动,以支撑为主。做精细运动的部位损伤后往往较难恢复到原本水平。
采用良肢位摆放可以预防和减轻痉挛、肩关节半脱位及缓解疼痛,减轻血液循环障碍等。
四、康复科侧重点
一般患者认为,转移能力(站、走、跑)比较重要,所以,下肢花费的功夫比较多,取得的康复效果较明显,相反上肢恢复进程会比下肢慢很多,取得效果时间很慢。
因此,上肢功能的康复对患者来讲注定是一个充满挑战、极其艰辛的漫长过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6个简单的基础动作来帮助大家。
01、肩部运动
第一步:在身体前面伸直肘部。
第二步:抬起手臂直到与肩同高,再降低手臂到膝盖位置。
注意不要牵拉肩部的关节,前臂稍微用力,以避免手臂碰到椅子扶手。
每次做3个来回,每天重复做20次
02、肘部运动
第一步:合十手掌并放在双腿中间。
第二步:肘部向上弯曲,直到触碰一侧的肩膀,再交替碰触另一侧肩膀。
每个动作做3个来回,每天做20次
03、前臂运动
第一步:把前臂平放在桌子上,双手合十,稍微将肘部弯曲。
第二步:通过左右转动腕部,使得两侧的手掌交替翻向上。
每次做3个来回,每天做20次
04、腕部运动
第一步:将双肘支撑在桌面上。
动作一:双手合十,向左右方向弯曲手腕。
动作二:将手腕向前和后两个方向弯曲
每次做3个来回,每天做20次
05、手指运动
用健康一侧的手弯曲和拉直另一侧的手指,尽量保证完全弯曲和拉直。
每次做3个来回,每天做20次
06、指尖运动
掌面向上,用大拇指分别触摸另外的四根手指,一次触碰一只手指。
注意要保证大拇指和其他手指在同时运动。
每次做3个来回,每天做20次
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里,如果你在卒中偏瘫等心脑血管的康复的过程中,遇到上肢挎篮手,鸡爪手,手指伸不直,僵硬,没有功能、肩痛及下肢的膝过伸、长短腿、走路划圈、踝阵挛、偏瘫等方面的问题,或者要参加我们的训练营,可以私信给我,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脑梗偏瘫正确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