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猛龙过江李小龙武术思想解析截拳道
TUhjnbcbe - 2024/10/31 16:59:00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www.t52mall.com/m/

当你能掌握自身的平衡、与对手的平衡、与自然的平衡之后,你要不断强化这种平衡属性,它没有上限

它无限趋近于精神修为,但没有人能达到

预留场景:“世纪之战”

混混头子不甘心耍横失败,出台最终方案,出资邀请美国空手道冠军,以解决唐龙,唐龙依次对决空手道冠军徒弟、日本合气道大师,最终在古罗马角斗场与空手道冠军上演终极格斗——世纪之战。

场景一:对战美国空手道冠军徒弟

确认截杀目标,立即进入战斗髋关节关节锁与肌肉锁对比

之前文章分析过,在关节处,实行肌肉锁,或者说肌肉“怠速”状态,能实现动作速率最大化,身体控制能力最大化,那么下面二人的踢击效果对比便是最直观的结果。

李小龙侧踢VS罗拔窝前踢

原本处在髋关节关节锁中的罗拔窝,想要运用前冲+前踢打击李小龙,必须要有关节锁→肌肉锁的启动过程,然后肌肉再调动身体运行动作。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身体运行机制都是如此,→→,如此循环:站立姿势、走路姿势……拳击、跆拳道等运动员的竞技动作……所以身体稳定性特别低,速率也特别慢(尤其是女性,对髋关节依赖性太强,所以总是莫名其妙的走走路就能摔一跤)。而李小龙在竞技中的身体运行机制,是扣除了上述过程中的。

这非常难,尤其是髋关节这种大负荷关节,所以中国武术讲求“想学打,先扎马”,马步之中最简单的,就是率先克服髋关节关节锁的本能运用机制。然后才是对整个下肢动力链全方位训练的,那是髋部肌群、大腿肌群、小腿肌群、足部肌群全方位训练的终极动作,更是艰难,宽马为最(这些我会在后续3个月健身入门(身体潜能发展之术)中详细论述)。

看这些分解动作的连贯动图,便很直观了。罗拔窝两次运用前踢,第一次李试探性闪躲,第二次直接侧踢,罗拔窝的前踢动作未能做完。

虽然有演的成分,但罗拔窝好歹是世界职业空手道冠军,技术动作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看起来慢吞吞的……实际上是旁观者清,我们自己做这样的动作,要比罗拔窝还要慢很多很多,笨拙很多很多……因为我们的屈髋肌群、内收肌群很弱很弱……

像李小龙这种身体控制大师,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运用自如,一个下肢技术动作快0.5—1秒,稀松平常。所以李,于本身,始终处在极强的身体控制力作用下的身体动态平衡中,稳定、快、准、狠;与对手,通过观察对手的技术动作,掌握对手的攻击防御模式,又因为自己比对手每一个动作都更快(肌肉锁),所以可以完成每一个动作的预判,在对手技术动作启动后,甚至是快要打击到自己身体时,再开始自己的打击动作,打击对方的破绽。每一个动作都有破绽,但并不是每一个动作的破绽都能被抓住,如何规避自己的破绽,抓住并运用对手的破绽,这就是搏击的艺术吧。

从攻防的角度看,搏击可以划分这样四个层次:。身体控制能力越强,动作速率越快,便能达到越高的层次。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打架斗殴,基本都是闪躲一下、击一下,王八拳而已吧,而练习过一些拳击、跆拳道的普通人,甚至是一些职业选手,就是有套路的闪击王八拳……如此而已。

观李的这个试探性踢击,他的动作是没有预兆的,没有蓄力过程,但我们知道,不蓄力就无法发力,究其根本,是李一直处在髋关节肌肉锁中,一直处在蓄力机制中(类比汽车怠速),所以不仅速率快,而且无法预判。这就是高马在实战中的应用典范。

观这一记踢击化解,对方有明显的关节锁→肌肉锁→肌肉发力的过程,身体有一个先小幅度下沉后上扬的过程;手臂前伸,说明不是使用上肢发力打击,而是为了踢击发力的预先平衡机制;攻击距离也印证了只能使用踢击。李预判后,用一记前踢的收腿动作化解了这次踢击,这是典型的,在对方动作做到一半的时候,进行拦截。的更高级是,如果身体潜能最大化激发,那么在实战中皆可运用自如,随意切换。

我们开上帝视角可以夸夸其谈,谈什么预判,但在实战中这基本很难实现。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可以实现,通过肌肉锁,运用超强的身体控制力,给肌肉预加载,这样在我们的大脑反应过后,能立即调动肌肉进行应对。

之前文章,我举了一个贝爷测试沙漠响尾蛇0.49秒攻击动作的例子,里面有一点: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是能接收到即将到来的危险的,但控制身体进行应对还需要1秒左右的时间。如果肌肉锁,预加载,那么这1秒的应对时间就可以最小化,这就是身体潜能,肯定也有反应时间,但会最小化,并且,这是我们人体的极限,受生理结构限制,我们只能无限趋近于这个,但永远无法达到……这又受到很多的影响,肌肉力量太弱不行、肌肉耐力差了不行、肌肉维度太大不行、发力习惯不良不行……这需要经过非常艰苦的训练才能乞及。这是身体潜能发展的真谛,是身体健康的根本保障。而我们通常说的追求形体发展的,只能是这种东方术法的断章取义。——身体潜能发展之术——中国功夫。

李小龙的徒弟兼好友,菲律宾棍王伊鲁山度,曾评价李,说他有另一双眼睛,能同时观察自己和对手,这种说辞有点儿蹩脚,但意义基本说通了:我们可以说它叫“上帝视角”或者“观众视角”。官方一点儿——(我自己起的名……),这其中隐含着一种思想,《易》的思想:先掌握事物运行的规律,再从整体上,看待事物运行的每一个环节。这个往大了说,能说的太多了,中国的国体、政治、政策、经济、文化、对外方针、各种技艺、现在推行的“工匠精神”、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是这种思想衍生的……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在外国人看来,是有一点儿可怕的。

但今天不说这个,只说李小龙。他以这种看待搏击,那么自己和对手、和环境,就都是整体,这就是伊鲁山度所说的那双眼睛。而实现这种宏观视角的唯一方法,只能从自身找寻。我们都会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揣度别人,甚至是别的物种,别的环境,这是本能。所以当我们习惯使用关节锁的时候,就会觉得一个动作就应该是那么快,1.5秒?这会成为我们的潜意识,并且会觉得所有人都不会快于1.5秒。当我们开始习惯肌肉锁的发力模式时,不仅动作速率、准确度等属性改变了,这种潜意识也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改变了。因为整体维度的提升,再看待之前的维度就会有更多的容许度,看到的也就多了,最终会导致的层次差异,也就是那双“眼睛”。

认识到自身身体的运行规律,哪里是强点,哪里是弱点,肌肉关节骨骼如何组合发力,如何运用这种规律最大化发展身体潜能;进而认识到打斗搏击的运行规律,如何发展强点,规避弱点,克敌制胜;或而认识到周遭环境的运行规律,如何合理利用环境,与环境融为一体,互利共生(这也是中国环保与外国环保的本质区别:中国是人与自然和谐,互利共生;外国是如何让自然更好的服务人,人如何支配环境。中国的政策方针都可以从《易》中找寻)。

这就是我一再谈及的:从自身平衡,到与对手平衡,到与环境平衡,到万物平衡天人合一,到知天命耳顺从心(一般而言,年龄与领悟正相关,这些年龄的名称,古人真的是用心良苦,所以,长者之言都弥足珍贵)。

李小龙,他的身体潜能发展程度,已经到了的层次,所以与人对垒,大多是降维打击……而究其根本,又回到了身体控制力,肌肉锁的话题。

蛋蛋击

这个打击方式,可以说是很经典了,也是传统武术最为人诟病的地方,阴招、不光彩……各种流言,说啥都有。

但我也想给这种攻击方式,正名一下。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一点,中国武术,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武术,武之术法,,止戈而已。

而功夫与武术又有不同,功夫多指技艺了得,可以是方方面面,外科医生、旗袍裁缝、补瓷等手艺人,可以说手上功夫了得,足球运动员可以说脚下功夫了得。功夫,出一份力,花一份心,得一份工,工匠精神,如是而已。

所以广义的功夫,应该是身体强化之术,强身健体;那么武术,便更加严肃:以功夫为基础,止息纷争。直到现代化竞技体育盛行,才有了一些搏击类竞技项目,但这些都只能叫某一类功夫。

武者,强身,强心,止戈,维护公正,保土安民而已。而保土安民,也不过是更大地域更多人参与的止戈罢了。至于西方思想催动下的侵略战争、殖民战争,则与“武”毫无关系,和他们的运动理念一样,是支配思维的产物。

(PS:维护公正,现代社会是公安等司法机关的活,各位小伙伴可别上头啊~~保土安民涉及到的兵法,如兵家经典《孙子兵法》,“民与上同意”、“智信仁勇严”、“阴阳寒暑时制”、“因粮于敌”、“用间火攻”……活脱脱一部敌我双方平衡体系论述,究其根本,《易》的衍生论而已。)

李小龙给自己的定位是,而不是,这就很说明问题。他的定位,在止戈处。再说大一点儿,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国术传承人。

止戈之术,在乎以最快手段,让操戈之人丧失行动能力,并且最大限度不取人性命。所以,中国武术会有很多关节击技,由下至上:脚趾、踝部、膝盖、髋关节、腰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如果是十恶不赦之徒,可击腹部、胸部、颈部、头部,取其性命,替天行道(这是古时候啊~现在还是由司法程序判决生死吧)。

但这些击技手段,都有一个共性,太残忍狠辣。轻者致残,多落下习惯性伤病,是为残疾;重者致残,多丧失相应关节能力,是为残废;再严重者,当场殒命也是平常。这就与止息纷争的要义颇有违背,应运而生的,痛感强烈的,可瞬间致晕的,丧失行动能力的击打技术——。男性的隐私部位,痛感非常强烈,所以一般女性的防狼术之流,打击蛋蛋,都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那么,相对于上述非死即残的关节击技,是更人道,更平和,更有效的止戈击技……并且就止戈者而言,对肌肉力量要求不高(普通女子即可),效果却奇佳,省时省力,可谓双赢。

所以,可以说是的基本功,能先打蛋,就先打蛋……如果非要像影视作品中那样“体面”或者追求“你死我活”的艺术效果,那就另当别论了。

场景二:对战日本合气道大师

选两个动作共诸君赏析,分别是阻击、直击。

①阻击

这是合气道大师在影片中一个动作的连续6帧的画面,侧身前踢,内收肌群与屈髋肌群主导发力;外展肌群为适应性收缩,从动发力,是为前踢动作动作本身的弱项肌群,李一手向下轻拨,便可针对外展肌群,化解前踢的势。

所谓阻击,可不是非得怼回去。用手劲把前踢的腿劲怼回去,伤敌八百,自损一千……而是要差异向发力,对手横向发力,就纵向化解,阻碍对手发力模式,是为阻。或者可就对手发力方向,手推顺势而闪,那就是闪击范畴了。

阻碍对手发力模式之后,对手必定暂时失稳,那么阻击中“击”的部分,方式就比较多样了,李同样使用了一记前踢,之后又打出了一套组合动作,进一步打击对手。

这里还隐藏一记动图真的只能看个热闹……

②直击(图有点儿多,连续15帧)

前六帧,合气道选手上体开始前倾,手臂前摆,重心向前移动,明显的蓄力启动前冲动作,李一直在观察,维持平衡不动。

李开始发力,完全看不出蓄力机制,基本上是突起发力,瞬间启动。

这一帧打击动作已经完成,受当时拍摄技术的限制(24fps吧),捕捉不到对应帧……

李的打击动作已经完成,开始收脚了,合气道选手的动作还没做完。但平衡体系已经溃散,动作中断瓦解。

合气道选手这种远距离前冲后的动作,如果是直面对手,基本上是前踢(也有可能是直拳,但距离远可能性不大)实战中双方大脑基本都能判断出来,但对身体的控制程度,决定选择闪躲、阻碍、截挡、直击不同应对方式的容许度。李用更短的启动时间,更快的动作速率,一记侧踢,不闪、不躲、不阻、不截,直击对手,动作速率的差异,可以保证李在对手动作中段,打击到对手,进而瓦解对手的平衡体系,致使技术动作中断。这是身体控制能力的降维打击。

言犹未尽,但篇幅太长,罗礼士“世纪之战”,请看下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猛龙过江李小龙武术思想解析截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