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指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反胃交广泛的慢性无菌炎症,主要引起肩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是老年骨科常见病。根据本病的活动障碍症状称作“冻肩”“冻结肩”“肩凝证”,根据发病年龄以50岁多见称作“五十肩”、“老年肩”,根绝本病起病诱因又称作“漏肩风”、“血痹”,但以“肩周炎为本病的通用病名。”
发病因素
1、外力损伤因素
(1)、超强度损伤:在瞬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受力超载了患肩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引起韧带,肌腱和肌纤维的部分断裂或全断裂。
(2)、无备过载损伤:指在无精神准备的情况下,肌腱受到突发力的作用引起肌肉或肌腱或韧带的损伤。
(3)、慢性疲劳损伤:在某一单调动作,长期周而复始运动,虽然受力一般,仍在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强度以内,但可使肩部某一组肌肉或肌腱出现慢性疲劳,抵抗力能力降低,尤其是老年人如进行某一单调的负荷工作,更易出现这种疲劳损伤。
(4)、肩周炎的发病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风、寒、湿超人体适应力侵袭,尤其是老年人,组织退变,适应能力下降,反应迟钝,风寒湿之邪侵袭肩部软组织可造成局部血液流速变慢,湿度升高,可使毛细血管的渗出增多,这样引起和加重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改变,使肩部承受外力的功能下降,引起和加重肩周炎的病。
2、颈椎因素颈椎神经根受压引起肩臂部的疼痛,肌肉痉挛,肩关节活动受限。
3、蛋白多糖代谢变化学说蛋白多糖是结缔组织的基质及滑液的主要成分,具有润滑、保护、抗粘连等作用。蛋白多糖的含量及其组成成分比值的改变均会引起组织学的变化,如组织脱水、纤维化、关节僵硬及各种结缔组织病变等。
4、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或缺氧,从而引起心绞痛。虽然心绞痛的疼痛部位主要位于胸骨后,但常放射至肩、上肢或背部,左肩及上肢尤为多见,使肩关节运动受限而诱发关节周围炎。
临床表现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诊断
(1)、本病多见于50多岁左右的患者,非体力劳动者好发。
(2)、肩部可有外伤、劳损,可有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或感受风寒湿邪的病史。
(3)、疼痛开始呈阵发性钝痛,以后逐渐呈持续性酸痛或刺痛,昼轻夜重,睡眠时常被痛醒;病程较长,疼痛可向颈、耳、前臂和手放射。
(4)、压痛点常见于喙突、肩峰下、结节间沟、肩后部、肩胛内侧缘等。
(5)、肩部功能受限以外旋、外展高举及背手动作最为困难。
(6)、肌萎缩常见于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等,腋窝的前后臂,胸大肌筋膜、背阔肌筋膜呈痉挛僵硬状态。
治疗
一、针灸治疗
1、毫针治疗取肩髃、天宗、肩髎、巨骨、肩贞、曲池、合谷、四渎、阳池;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腕踝针:取患侧的腕部2、3、4、5区留针30min,每日一次,十次一个疗程。
二、骨康贴外敷:怎么使用联系我。
三、艾灸取肩髃、肩髎、天宗、肩贞、臑俞,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一次,十次一个疗程。
四、刺络拔罐取肩髃、肩髎、肩井、天宗、肩贞。以梅花针叩刺或以三棱针,然后用罐把吸10-15min,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五、压痛点疗法
A、喙突处压痛:一手握住患侧手部,使患肩外展,外旋,另一手以拇指从喙突至上臂的内上方弹拨
B、肩后部压痛:医者一手握患侧肘部将上臂内收,另一手拇指在肩后部从冈上窝至上臂后侧按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