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长寿不老”,再点击“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心梗病例近70万,死亡率在三成以上,是导致猝死最常见的疾病,我们平时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猝死案例,很多就是心梗导致的。..............................................................................................................
早晨是心梗的“魔*时刻”最容易导致猝死!
每天早上6点至12点,是心梗的高发时段。它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多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数据,发现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
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
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
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人多数会有一些诱因,最常见的有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饱餐后、睡眠差或持续紧张工作等。此时心脏会发出一些信号,但是往往会被我们忽略而失去有利的治疗时机。因此,当我们遇到下述信号时,可能要当心:1、因为劳累或精神紧张出现心前区或胸骨后闷痛、或者紧缩样疼痛,大汗或濒死感,或者体力活动时感胸闷、气促、心悸,休息时可自行缓解;2、熟睡中突然被憋醒,感到胸闷、憋气,坐起来后会好一些;3、有时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往往误认为是消化道症状;4、当我们出现牙痛、咽痛、头痛、颊肌酸感时,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有左肩、左臂疼痛时易误诊为牙痛、咽炎等;5、有时候会表现为头晕、头痛、眼前发黑,伴大汗淋漓;6、原有心绞痛症状加重,发作频繁,口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时,我们建议立即就医进行心脏体检!不论是否是心脏的问题,只要症状严重,持续不缓解,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格外警惕,医院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决不能硬着头皮忍耐,以免延误诊治。同时,定期进行血液指标检测(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心电图、心脏超声、活动平板试验、冠脉CTA等,尤其是冠脉CTA,简单易行,无创伤,可以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手段。通过上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心脏的异常情况,及早干预,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当家人、朋友或自己出现症状,提示很可能患了急性心肌梗死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一定要有拔打或尽快求救、争分夺秒以得到医生帮助的意识,并在医生到来之前采取下列自救措施,以便尽快尽早地得到治疗,为后续治疗及改善今后的生活质量提供方便。家庭自救措施有:1)就地休息,心情放松,不要紧张,可服用安定1~2片(2.5毫克~5毫克)镇静。2)止痛:服用自备急救药物如舌下含硝酸甘油、消心痛或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冠心苏合丸等扩冠药物,也可使用硝酸甘油喷剂。3)同时立即吸入氧气。4)如发生心脏骤停,如果你或你的朋友学习过心肺复苏技术,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生到来。当发生突然不明原因晕厥、神志不清或四肢抽搐,摸不到脉搏或呼吸停止时,应首先想到心脏性猝死,可立即进行现场急救:1)心前区捶击:迅速有力地1~2次捶击胸骨中部。心前区捶击术2)开放气道:平卧位、头后仰,头低于胸部,可去掉枕头,解开上衣扣,清除口腔异物,如痰液、假牙等。3)人工吹气:抢救者用托下颌的手拉开病人的口唇,另一只手捏紧鼻翼,以防吹气时漏气,抢救者深吸气后双唇紧贴病者的嘴外周开始吹气,每分钟14~16次,每次吹气时间1~1.5秒,吹气后放松紧捏鼻翼的手,使患者肺内气体排出。4)人工循环:即胸外按压。一定要按压剑突上即胸骨下半段,切记不要按压剑突、肋骨。以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处,另一只手掌放在其上,两手手指按压时上翘,两臂伸直,两肘关节不要弯曲。利用操作者上半身的重力,用力方向为对准脊柱垂直下压。一般使胸骨下陷3~4厘米为宜。按压频率80~次/分为宜。人工吹气和胸外按压必须协调,以适当比例进行:开始吹气时先猛吹2次。单人抢救操作每按压15次,吹气2次;两人操作时,一人按压5次,另一个则吹气一次。掌握自救知识,尤其是最初的自救很重要,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态度。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