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阳歌诀
太阳小肠少泽开,前谷后溪腕骨来,
阳谷养老靠支正,手肘髁旁触小海。
肩贞臑俞天宗带,秉风曲垣肩俞在,
打开天窗亮天容,颧髎听宫闻天籁。
少泽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处。前谷握拳时与掌交接的横纹头处。用在妇人奶水不够,也可用在时症等方面。后溪握拳,小指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襞突起,其尖端处即是。小肠经母穴,虚症治此。后溪穴主督脉,在督脉上的整个脊椎骨痛可针后溪。肩膀痛等小肠经上的痛也可下此穴。小肠经有绕过后面的肩膀,故当肩、项有问题时,大部分都可针后溪。腕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间。手太阳原穴,虚实皆可治此。阳谷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手太阳本穴,虚实皆可治此。下针须浅。养老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手心朝向胸部时出现凹陷)。小肠经郄穴。养老可治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等老年人眼睛问题(年轻人也可提前养老)。养老透间使:用透穴的方法,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间使穴在心包经上,大陵上三寸,两筋中间处)。手法为三寸针从养老透到间使,平补平泻不留针。奇穴:肠关、肝关、心关手腕骨上三寸为肠关,再上三寸为肝关,再上三寸为心关。下针时在骨头后方(阴侧),男左女右。肠关可消便意,也可下针,用来防止下利。少腹痛,如肠绞痛等,下三阴交,因三阴交主腹。如果三阴交、公孙、关元、中极都下了,但腹部还痛。就下肠关,肠关下去,痛当场就去掉。肝关可治肝区、胸胁等部位疼痛,如肝癌后期肝区痛,对侧下针,平补平泻。心关可治心脏实症虚症,皆可下针。支正前臂背面尺侧,手腕后五寸或阳谷穴上五寸。手太阳络穴,虚实皆治。实则节弛肘废,即手臂没有力气,泻之。虚则生疣,即生了很多疣在皮肤表面上,皆可用支正穴。小海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屈肘取穴(屈肘,肘间最高点与肘部内侧高骨最高点之间凹陷处)。小肠经子穴,实症治之,如身上生疣等。肩贞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垂臂),腋后纹头上1寸。臑腧肩部腋后横纹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肩贞、臑腧基本不用,但可帮助辨症,新痛下小海(手太阳子穴),久病下后溪(母穴)。天宗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秉风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曲垣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或者秉风内开两寸处。天宗、秉风、曲垣较少使用,但需了解手太阳循行路线以辨证用。当病人说肩井上痛时为胆经,肩井下三寸为小肠经,在三寸跟肩井中间为三焦经。所以只有当确定是哪一条经络痛时,才可在该经子、母、本、原穴上进行补泄治疗。肩外俞陶道外开四寸处。为肩膀酸痛、项强的近取穴。扎背针时,下针的方向是由身体内侧向外侧方向下针,呈八字形。膀胱经同法。肩中俞大椎外开两寸。为肩膀酸痛、项强的近取穴。天窗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或人迎横开三寸处。近取穴,可以治疗喉咙的问题。天容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可治脖子的甲状腺肿、脖颈肿瘤、硬块等。头面部穴道通常下针较浅,五分左右即可。颧髎瞳子髎下三寸处。较少下针,偶尔可用于治疗上牙痛。听宫面部耳屏前,张口时呈凹陷处。凹陷处上中下穴位分别为耳门、听宫、听会,皆有治疗耳朵化脓、发炎、耳鸣的效果。下针一寸,补泄皆可,留3-5分钟即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